
导读:一直以来,对侵害公民信息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可是各种个人信息泄露的仍然频发。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的上游灰色产业,令人防不胜防!殊不知,除了无孔不入的网络,即使是一张小小的快递单都有可能成为你信息泄露的源头。
1:取快递时随地捡的一张完整的快递单。
从这张快递单,很快就能给出人物的初步印象:位于吉林省××高校××学院的×锐×同学,购买了文具。

从快递单可以get到的信息有:
手机号.........√
姓名(真实性未确定).........?
地址(可确认地区+职业)......... √
购买物品.........√
2:只要有了手机号,这个人在互联网世界中基本上就已经处于「裸奔」状态了。
打开某宝的转账功能,输入手机号,真实姓名就暴露了。
因为是用手机号搜索的,对应的第二个账户下显示的是另一个手机号,姓名也与快递单上的不同。
共有同一个账号,又有着不同的手机号,推测一下,很有可能是家人。


你轻易地得到了与此机主密切关联的另一个手机号。
说实话,某宝做的这个信息保护很不到位啊,整个名字完全暴露出来, *用了跟没用差不多,形同虚设。
为了保护收件人信息,很多地区邮政管理部门会定期召集企业集中销毁,网上也随处可见防面单信息泄露教程,但这些事后的措施很难真正杜绝面单信息泄露。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掩护调查陈诉2016》指出,快递单已成信息泄露...。比如说网络客户信息的安全,现在来看银行账户信息被泄露,酒店住宿信息被泄露,快递客户信息被泄露。
从某宝可以get到的信息有:
手机号.........√
真实姓名.........√
昵称.........√
3:无论哪个搜索引擎,只要简单的输入关键字,都可以得出不少信息。

而facebook上输入icefrog的个人邮箱进行搜索,会出现一个人名david him(大卫希姆)这并不是icefrog本人的真名,如果你再进行google搜索,会发现更多信息。在淘宝中搜索宝贝时想要了解产品的详细参数和更多信息。60 人肉 "人工"的意思|这个恶霸究竟是谁啊,来我们来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的简称,被人肉了即信息被人工搜索出来了,往往指"你的真实个人信息(姓名,住址,电话等)被人弄到曝光在了网上"|我向来不透露自己的信息,没想到还是被人肉了哎。
学校社团+职位.........√
年级+.........√
4:先把手机号保存在手机里,通过直接搜索或者是手机联系人的方法,很快就能搜索到手机绑定的社交账号。

在默认情况下,社交媒体应用里的 「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是开启的。


默认情况下是全部开启状态
那么,现在就基本上进入了×暖同学的社交圈。
有QQ号就能轻易进入QQ空间。对于网龄越久的人来说,QQ空间就是装载着「黑历史」的潘多拉盒子。
想想年少无知的时候,谁没写过几篇感时怀秋的日志啊……
更可怕的是,很把QQ空间作为一个记载自己重大事项和成长轨迹的地方(尤其是90、00后一代)
不自觉地就透露出涉及自己身份的关键信息。
意这里除了×暖,
还有第二个昵称关键字:cumber*****
自己信息保密再好,还是可以通过访客记录和点赞信息,得到学校、居住地、年龄、习惯、兴趣等信息。
随意浏览一下,发现一大半相册照片都是关于卷福,常常晒手帐,晒电影票根,参与字幕组翻译工作。
到这一步时,这位×暖同学的身份特征开始清晰了:
性别......... √
手机型号......... √
偶像卷福(后面有用)......... √

爱好......... √
手机型号......... √
5:接下来,结合上面得到的信息,试试在其他APP上找到这个人吧。快递单泄露个人信息吗?
为了便于展示,我选了几个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流行的社区:某博、某云音乐、某瓣。

上了!关键字:手帐+Coldplay

又是熟悉的卷福头像~以及,她真的很喜欢Coldplay

福头像和cumber*****又出现了,没错是她!
大多数人在账号申请时,都习惯性地用自己熟悉的那个「小号」当做昵称,方便好记。
而现在几乎所有常用账号都可以互相绑定,所以只需要知道一个,就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对应的用户。
很快,你最近关注什么问题、看过哪些电影和书籍、喜欢听谁的歌、吃了啥、老家在哪……都能知道了。
不怕人无心,只怕人有意。
6:最后一步,查出她还用手机号注册注册过的网站,去过的论坛等:

看的视频......... √
最近逛的视频贴吧......... √
说吧,还有什么想搜又搜不到的?(摊手)
-------------------------
于是匆匆与周围小伙伴表达「一定要注意网络隐私保护啊!」的急切心情
好,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小人物」×暖同学在某天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
你好,×锐×吗?我是咱们××学校××学院的新来的教务助理,现在学校在大二学生中想选出一些喜爱电影的同学。
参加一次学校举办的电影节大赛评选,我们知道你之前有接触新媒体这边,也是校报的老师向我们推荐你的。
你如果愿意来,先加一个群然后我们具体再交流好吗?可能要交一点培训费用,也就几张电影票的钱……
哇,细思极恐。新闻中屡屡出现的
「给家长打电话自称孩子突发重病,能准确说出学校班级等信息」
「付完房子首付款,装修公司骚扰电话打到丈母娘家」
执着 坚持 每天都是315,我们共同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分享出去,或许您的亲戚朋友需要它!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tongxinshuyu/article-96689-1.html
在中国想要政商分离不可能
激进一点的买理财产品宜定盈里一年是1000块
结果大家认为捡垃圾的马云说的是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