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2月,苹果公司公布了其2017年版本的全球200家主力供应商名单。这200家主力占了苹果2016年材料、制造和装配采购支出金额的97%的份额。
“This list is our top 200 suppliers, including componentproviders and others representing at least 97% of procurement expenditures formaterials,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of our products worldwide in 2016.”
我找遍了中文网络的信息,发现似乎没有人对这份榜单进行详细的分析,或者说内容有很多错误。比如说把很多台湾甚至美国的公司算成是中国大陆本土的供应商。
比如说一家叫longwell精密的公司,被很多新闻媒体列成是中国大陆的供应商,其实查询其历史,是在台北成立的公司,中文名叫做良维。该公司在苹果供应商名单里面只有一家深圳工厂通过审核,所以被人误认为是大陆公司。
同样的还有佳值电子,这也是家台企,只不过该公司只有一家苏州工厂通过了苹果的审核在名单里面,名称为Suzhou Panel Electronic Co., Ltd.所以也被误归入中国大陆公司行列。
再比如提供PCB板的Coilcraft(线艺),也被列为中国大陆供应商,但其实是家美国公司,两家工厂在大陆,两家工厂在。
再比如提供模组的高伟电子,也被列为是香港的公司,其实高伟电子是韩国公司,主要管理层和股东都是韩国人,只不过是在香港上市,而且在苹果名单里唯一的工厂在东莞,所以被误列为中国公司。
我对此进行了勘误,详细的考证了中国大陆(含香港)供应商名单。
对于不太熟悉的公司,都查询了其创始人和注册地。
我们从这份榜单看一看中国公司的实力情况。
首先我们要很明确,200家公司里面四个地区的供应商最多,那就是美台日中:
台湾供应商数量第一:50家
美国供应商数量第二:47家
日本供应商数量第三:44家
中国供应商数量第四:23家
当然四强之外,还有一个韩国,供应商数量排在第五:13家

除了美台日中韩以外,还有6家新加坡公司,5家德国公司和4家荷兰公司。
剩下还有奥地利2家厂商,英国、爱尔兰、瑞士、比利士、芬兰及沙特各1家厂商。
当然,我们又一次看出来了,苹果的供应商来自15个国家,有13个是发达国家或者地区,沙特的一家主要是石油丰富可以提供外壳所需的聚碳酸酯。
有4家以上苹果供应商的国家有8个,美国,德国,新加坡,荷兰都是人均四万美元以上地区,
日本人均三万多美元,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均也有两万多美元。只有中国,2016年人均只有8200美元不到,却有能力和发达地区企业竞争,而且还不是最后一名,供应商数量排在全球第四位,且在不断增加。
这就是中国的特殊性,中国自称发展中国家是合理的,但是呢,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高端,中端和低端都在发展的国家。
也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在所有领域都在和发达国家正面竞争的发展中国家。
那些所谓的发展中大国,新兴国家,金砖国家,例如墨西哥,巴西,南非,,印度,马来西亚,越南,,他们人均大多和中国差不多甚至比我们还高,但是一家苹果供应商也没有。这也体现了中国的特殊性,总体是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却具备了发达国家的特征。
我们的国民的认识,总是远远落后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国民普遍有这样的认知“我国只是世界工厂,只是代工和组装手机,核心全部都是国外生产的,我国只是提供土地和廉价劳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网络和媒体环境上各种贬低中国制造能力的文章和新闻大行其道,因为符合一般人心目中的中国制造低端形象。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shouji/article-59316-1.html
平常人怎么破
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