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架构。ARM架构。过去称作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
是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由于节能的特点。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在今日。ARM家族占了所有32位嵌入式处理器75%的比例[1]。使它成为占全世界最多数的32位架构之一。ARM处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上看到。从可携式装置到电脑外设甚至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等军用设施中都有他的存在。
在此还有一些基于ARM设计的派生产品。重要产品还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构和德州仪器的OMAP系列。
中文名,ARM架构。处理器架构,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广泛用于,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
历史。一颗主要用于路由器的Conexant ARM处理器是Acorn电脑公司于1983年开始的开发计划。
这个团队由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带领。着手开发一种新架构。类似进阶的MOS Technology 6502处理器。Acorn有一大堆建构在6502架构上的电脑。因此能设计出一颗类似的芯片即意味着对公司有很大的优势。团队在1985年时开发出ARM1 Sample版。而首颗"真正"的产能型ARM2于次年量产。
ARM2具有32位的数据总线。26位的寻址空间。并提供64 Mbyte的寻址范围与16个32-bit的暂存器。这些暂存器其中有一颗做为程式计数器。其前面6 bits和后面2 bits用来保存处理器状态标记。ARM2可能是全世界最简单实用的32位微处理器。其仅容纳了30,000个晶体管。之所以精简的原因在于它不含微码。而与现今大多数的 CPU 不同。它没有包含任何的高速缓存。这个精简的特色使它只需消耗很少的电能。
却能发挥比 Intel 80286 更好的效能。后继的处理器ARM3更备有4KB的高速缓存。使它能发挥更佳的效能。在1980年代晚期。苹果电脑开始与Acorn合作开发新版的ARM核心。由于这专案非常重要。Acorn甚至于1990年将设计团队另组成一间名为安谋国际科技的新公司。也基于这原因。使得ARM有时候反而称作Advanced RISC Machine而不是Acorn RISC Machine。

由于其母公司ARM Holdings plc于1998年的伦敦交易市场和NASDAQ挂牌上市[1]。使得Advanced RISC Machines成了ARM Ltd旗下拥有的产品。这个专案到后来进入了ARM6。首版的式样在1991年释出。然后苹果电脑使用ARM6架构的ARM 610来当作他们Apple Newton PDA的基础。在1994年。Acorn使用ARM 610做为他们Risc PC电脑内的CPU。
在这些变革之后。内核部份却大多维持一样的大小。ARM2有30,000颗晶体管。但ARM6却也只增长到35,000颗。主要概念是以ODM的方式。使ARM核心能搭配一些选配的零件而制成一颗完整的CPU。armv6而且可在现有的晶圆厂里制作并以低成本的方式达到很大的效能。ARM的经营模式在于出售其知识产权核。授权厂家依照设计制作出建构于此核的微控制器和处理器。最成功的实作案例属 ARM7TDMI。几乎卖出了数亿套内建微控制器的装置。
DEC 购买这个架构的产权。这项设计后来为了和 Intel 的控诉和解而技术移转。Intel 因而趁机以 StrongARM 架构补强他们老旧的 i960 产线。Intel 后来开发出他们自有的高效能实作。称作XScale。之后也卖给了 Marvell。支援智能型手机。PDA和其他手持装置最常见的架构是ARMv4。XScale 和 ARM926 处理器是ARMv5TE。而且比起建构在 ARMv4 的 StrongARM。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ruanjian/article-52965-1.html
必将稳步向前
实力超过日本海军
轰-6K等强力对地对海攻击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