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
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 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

计算机病毒 危害_计算机病毒会破坏硬件_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电脑杂谈  发布时间:2017-02-24 06:12:01  来源:网络整理

“云安全”的概念由于瑞星的鼓吹、360安全中心和金山的跟进而成为了风行一时的时髦词汇,以至于国内各大安全软件厂商在推出杀毒软件新品时都不得不贴上“云安全”的标签,否则的话就意味着技术的落伍和能力的缺陷。计算机病毒 危害

于是乎,瑞星杀毒软件2009高喊“云安全”的口号,金山毒霸2009同样高举“云安全”的旗帜……我们相信“云安全”的提出并非有意概念炒作的结果,而是出于应对层出不穷的计算机病毒的需要。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一个事实:杀毒软件并不具备完全剿灭计算机病毒的能耐,反而是计算机病毒的“新陈代谢”迫使杀毒软件技术必须不断地更新。

图1 “云安全”技术的提出是病毒越来越猖狂的证明

在互联网技术和便携设备全面普及的当前,计算机病毒几乎每时每刻都如影随形地缠绕在你我身边。由于病毒的侵袭,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失去了“健康”的体魄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还有许多计算机成为了“病毒携带者”和“肉鸡”,沦为了恶意人士实现其利益的工具。

在所谓的“安全2.0时代”到来之际,我们不想去展望未来,思考计算机病毒将变得如何隐蔽和更具破坏性,而是将目光投放到历史的长河之中,和大家一起回顾计算机病毒的演变历程。

计算机病毒掀起了腥风血雨:

根据1994年2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 危害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至今已经有着六十余年的历史。而计算机病毒则年轻了许多,只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名为弗雷德·科恩的博士在科学实验中让计算机病毒从科幻小说里的虚幻描述变成了现实。

1988年11月,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罗伯特·莫里斯利用系统漏洞编写了传染性极强的“蠕虫病毒”Morris Worm(莫里斯蠕虫,也被称为“伟大的蠕虫” ),致使美国超过六千台计算机遭受感染并造成Internet的瘫痪。从此以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开始受到了部门和普通用户的关注。

图2 莫里斯蠕虫使更开始关注计算机病毒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首次发现的计算机病毒是于1988年底爆发的“小球病毒”。由于当时国内计算机用户对所谓的“病毒”认识尚浅,再加上杀毒软件的缺失,使得“小球病毒”在当年也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

为了剿杀当时出现的“小球病毒”、“黑色星期五”和“米氏病毒”等计算机病毒,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局监察处”计算机病毒研究小组于1989年7月推出了我国最早的杀毒软件Kill 6.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杀毒软件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而杀毒软件遍地开花的结果并非宣示计算机病毒末日的到来,反而促使计算机病毒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法则下展开了与杀毒软件的殊死较量。从此,计算机江湖掀起了一场场腥风血雨,计算机用户也只能默默地接受“永无宁日”的现实。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jisuanjixue/article-34178-1.html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热点图片
      拼命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