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我们在第五天教程中讲到的关于Tomcat的集群吗?

两个tomcat做node即tomcat1, tomcat2,使用Apache HttpServer做请求派发。
现在看看WebLogic的集群吧,其实也差不多。

区别在于:
Tomcat的集群的实现为两个物理上不同的tomcat,分别就是两个node,没有总控端,没有任何控制台可言(只有通过比较简陋的 :8080/manager/html ,或者是 :9090/manager/html )来对每个tomcat节点进行监视(此处只有monitor没有control);
如果我们要布署我们的Web应用,需要分别手工往每个Tomcat的webapp目录里拷贝文件。
Weblogic的集群必须设立一个总控端,可从上图中看出,然后这个总控端我们把它称为AdminServer,然后在其下可以挂weblogic的集群的node,这个node不是物理上不同的两个weblogic,而是不同的domain,我们假设domain1, domain2为两个weblogic的集群的节点。
如果我们要布署我们的Web应用,只需要在总控端布署一次,然后挂在这个总控端下的节点将会自动将我们的web应用发布到每一个节点。weblogic安装与配置图文详解
因此,要实现weblogic的集群必须:
安装Weblogic
创建一个AdminServer的domain
在AdminServer上建立集群总控端
分别创建每一个要加入此集群总控端的node,也是一个个的domain
根据第一节中的内容,我们将我们用于实验的Weblogic规划成3个domain,每个domain都包含有下列的必不可少的属性:
AdminConsole(总控端)
l 逻辑名
l 物理名(domain的系统路径)
l 端口号
l 计器名(IP)
l 登录信息(username/password)
Cluster node1(集群节点1)
l 逻辑名
l 物理名(domain的系统路径)
l 端口号
l 计器名(IP)
l 登录信息(username/password)
Cluster node2(集群节点2)
l 逻辑名
l 物理名(domain的系统路径)
l 端口号
l 计器名(IP)
l 登录信息(username/password)
我们用表格列出我们将要创建的集群中总控端与每个节点的集息:
规划好了,就可以开始来创建我们的集群了。
Windows:
Windows下通过菜单->OracleWeblogic->Weblogic Server 11gR1->Tools->Configuration Wizard来启动创建domain的wizard。

Unix/Linux:
Unix/Linux下通过
cd /bea/wlserver/common/bin ./config.sh
来启动创建domain的wizard。

选择“创建新的Weblogic域”,选下一步(下面全部跟着我的操作步骤与界面填选的参数走,所有的用户名啦、密码啦、端口号啦、IP啦,都请根据第一节中的那个表格里的参数填写)





下一步后界面类似,但是是有区别的,注意了哦,不要下手太快了

上面这个配的就叫集群广播地址的界面。
因为集群是通过广播(有unicast和multicast两种)来同步集群中的节点,并且把每个节点中的session通过这个广播地址来进行复制和同步,即主控域不断的时时刻刻的会和它下面的子节点间保持通讯、经常去询问各个子节点的。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jisuanjixue/article-66379-1.html
美国白宫作为世界最大的流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