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
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 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

geometry 转 grography_tpmography_geography

电脑杂谈  发布时间:2017-05-21 09:04:24  来源:网络整理

人文地理

文章编号:1003-2398(2014)02-0113-10

2014年第2期总第136期

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分析: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

何光强,宋秀琚

(华中师范大学学研究院,武汉430079)

MAPPROJECTIONANDGLOBALGEOPOLITICLANALYSIS:APERSPECTIVEOFSPATIALCOGNITION

HEGuang-qiang,SONGXiu-ju

(InstituteofPoliticalScienc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Abstract:Amap,acarrierofspatialysis,isindispensabletoglobalgeopoliticalysis。Beingabasicspatialframework,anymapprojec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globalgeopoliticalysis。Thispaperintendstoresearchgeopoliticalmeaningofmapprojectionfromacognitiveperspective。Firstly,wedefinethecoreconceptsofgeopoliticalysisandmapprojection,makingclearthelevelofgeopoliticalysisandtheclassificationofmapprojection。Secondly,throughusinginductiveandgraphicmethods,wesystematicallyintroducefourcognitionsofspatialimage:structurecognition,centraldirectioncognition,distancecognitionandareacognition,whichwillbeformedinpeoplesmindwhentheyobservetheworldmapperienceddistortion。

Thefourcognitionsofspatialimagewhichareassembledintoaworldimagemapcreateamultidimensionalspatialthinkingcondition。Inthisprocess,wecomparethemeachother。Thirdly,wedeeplythinktheimportantroleofworldmapprojectioninglobalgeopoliticalysis。Intheregionalresearch,worldmapprojectionprovidesdifferentglobalperspectivesfortheregionalgeopoliticalysis;Intheresearchofglobalissues,worldmapprojectionpavesanewthinkingwayfortheassessmentandsolutionofglobalissuesfromtheperspectiveofcartography。Lastly,wedrawthreeinspirationsfromtheabovediscussion。

Firstly,mapprojectionseffectivelydealwiththevariabilityandstabilityofglobalgeopoliticalysis;secondly,weshouldpaymoreattentiontothechoiceofworldmapprojections;thirdly,technologicalsciencehasitspotentialvaluesintheresearchofcognitivescienceaswella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whichisanimportantoriginofinnovativeysis。Althoughanymapprojectionbelongstotechnologicalscience,itismixedwithmanyshadowsofsubjectivecognitions。Itistheytictoolforreadersaswellasthepromotionaltoolsforcartographersandpoliticians。Inaword,mapprojectionshavegreatvalueintheresearchofinternationalrelations。Keywords:words:mapprojection;mapdistortion;spatialcognition;globalgeopoliticalysis

提要:地缘分析离不开地图。在全球地缘

界观念研究、地缘动态研究,地区研究和全球性问题研究都离不开全球地图投影。总之,地图投影对于国际关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地图投影;地图变形;空间认知;全球

分析中,作为世界地图基本空间框架的地图投影通过变形为人们架起了一座“认知的桥梁”——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包括结构、中心方位、距离和面积四种认知。它们在人脑中组合成世界意象地图,为全球地缘分析营造了一个多维的空间思维条件。世

地缘分析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K901.4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何光强(1988—),男,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地缘、海洋极地。E-mail:heguangqiang501@sina.com。收稿日期:2013-08-26;修订日期:2013-10-23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113

2014年第2期总第136期

人文地理

点和线投影到可展开的面上,然后再将投影面展开成平

1引言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相传古希腊著名思想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虽然当时那张以古希腊为中心的“世界地图”相对于现在的世界地图来说只不过是张“区域地图”,但即便如此,地理学“自从阿那克西曼德开始,就有了一种绘图的传统”[1]。地图投影的历史略晚于地图,地图投影最早用来绘制天体图,后来逐渐应用到地球表面地图的绘制。伴随西方数学、几何学的进步和近代地理大发现的推动,地图投影得到了不断丰富与发展。地图投影作为一门科学,在工作者和广大爱好者面前铺设的是一条康庄大道,预留的是一个广阔的空间[2]。由于世界地图是进行全球地缘分析的平面空间载体,地图投影作为世界地图的根基也为国际关系学者、家和战略家进行全球地缘分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地图投影的选择对全球地缘分析产生了特殊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全球层面,关于制图首要的和最明显的争论是投影”原因所在。

[3]

面。有别于地球仪,地图投影在一定范围的误差内巧妙地解决了球面与平面的矛盾,避免了地球仪因为笨重、庞大而不易携带和难以进行精确测量等缺点,这样人们就可以方便地从平面上来观察认识世界。大约两千多年以来,将球面地球展现在平面上这一挑战向人们提出了很多数学、哲学和地理问题,这些问题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地图投影发明者[8]。后来很多投影便以其发明者的名字来命名。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出了数百种地图投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绘图学家可以借助于特定的制图软件来设置一定参数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地图投影,无疑证明了无数种地图投影的存在。随着地图投影作为地理制图学一分支学科的不断规范化,地图投影可按以下几个标准来分类(表1):

表1地图投影分类

Tab.1ClassificationofMapProjections

分类标准投影种类

2核心概念与关系模式建构

地缘分析作为国际研究的路径之一,是基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进行的带有意义的思考,主要研究各类力量及其影响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环境中的分配问题和互动关系。地缘分析与纯粹的地理分析不同,其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所研究的是动的形势而不是静的形势。从分析对象的层次来看,可分为微观(限于单个国家

[4]

地图投影过程中地球的表面景观分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定的变形,没有哪一个平面地图能保持与原来球面上地理景观分布完全一样的几何特性,因为当失去一个空间维度时,至少有一个特性必须发生变形[9],所以,每一个地图投影都是折衷的产物[10]。从读图者的角度看,因为地图投影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唯一连续的地球表面的视野——甚至一个地球仪也必须通过旋转和人头脑中的“缝合”起来才能达到这种视野——大部分人已经熟悉了采用投影后变形的方式所展现的地球表面的大体分布情况。基于此,这意味着地图投影中的变形强烈影响着个人头脑中全球规模认知地图的形态[11]。不同的世界地图投影会在人脑中形成不同的关于世界的认知意象,对世界不同的意象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全球层面上的地缘分析。另外,从制图者的角度看,地图投影不仅是对地球表面的一种反映,更是其自身意识形态的“艺术性”表达和“创造性”选择。制图者将他自己的视野叠映在世界上以至于他的这种制图学是以投影的经典心理功能为条件。他所展现的也许表面上表现得很客观,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是他自己的文化和倾向——甚至他自身想象的一个产物[12]。制图者基于自身立场、文化和种族偏见,在制图时可以巧妙地借助地图投影的选择宣传自己的见解和文化认同。所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全球地图投影对其各自所属的创造者和选择者个人思想和时代背景的揣测分析,也是对全球地缘分析的一种重要补充。可见,在地图投影和全球地缘

和国家内部)、中观(立足于包含多国的特定国际区域)和宏观(囊括整个世界)三类。全球地缘分析渗透于以上三个层次,但更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具有全球战略性,表现为分析对象的全球性或分析视角的全球性。根据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斯普劳特夫妇(HaroldSproutandMargaretSprout)对地缘学的总结,地缘分析假设主要受制于以下三类客观因素:地理分布格局,尤其是大陆、大洋和沟通性海域的全球分布;时空条件下气候分布的多样性;国家在获取有用的地球物质原料安全上的多样性,尤其像能源这样的非人类资源。以上划分可以简

[5]

化为“分布指向型”、“气候指向型”、“资源指向型”三类地缘分析假设。这三类分析假设都或多或少需要借助地图才能更好地进行论证,尤其在进行全球层面的地缘分析时,地图(如世界地图)投影的选择相当重要,因为投影可以给出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整体感受以及各个地方的具体感受。因此,本文重点选取的是世界地图投影。

[6]

地图投影作为地图的根基,是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地图投影、图示符号)之一。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了方便人们认识地球表面,地图投影应运而生。所谓地图投影,简单地讲就是在平面上建立与地球曲面上相对应的经纬网的数学法则[7]。即运用几何或数学方法将地球上的

114

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何光强,宋秀琚: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分析: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

分析之间,地图变形实际上起到了一个认知桥梁作用。地图投影造成的客观的地图变形在人们的主观选择和观察中提供了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逐渐具有了地缘分析的意义,这构成了二者间的关系模式(图1)。常用于全球地缘分析的投影主要为一些不同角度的世界地图投影,包括墨卡托投影、米勒投影、方位投影、彼得斯投影、罗宾逊投影、摩尔威德投影、古德投影、范德—格灵顿投影等。

形成的轴对称结构,对称中心为某个陆块。该类型可分为主体边缘结构和包围对称结构。前者表现为最大陆块世界岛为对称中心的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图2),较小陆块的美洲被一分为二,东西围绕世界岛呈轴对称状态,所以“在过去美国一直满足于充当世界岛的一个遥远卫星的角色”[17];在以美洲为对称中心的米勒投影世界地图中(图3),大陆块的世界岛被分为两部分,东西包围着较小的美洲陆块呈轴对称分布。不对称结构一般是大陆块的世界岛和小陆块的美洲夹着某个大洋呈现的海陆分布,这种结构有利于突出某个洋块的地位。在传统欧洲中心墨卡托投影中(图4),美洲和世界岛隔呈不对称结构,作为一整体洋块被完整保留,欧美间的跨关系得以呈现。中国国内现行主要的世界地图(图5)也是典型的不对称结构,太平洋一改在传统欧洲中心地图中被的命运,亚太区域得以凸显。环区结构包括内切环区结构和同心环区结构,其中的环区既可是规则的圆形,也可是不规则的椭圆、弧形等。美国地理学家科恩(SaulB.Cohen)在论述其地缘战略区和地缘区分布时采用的是斜轴摩尔威德投影世界地图(图6),该投影呈现的海陆分布属于典型的内切环区结构,尽管在事实上科恩的原稿不仅采用了等面积投影,而且该投影也强调了作为超级大国的美苏两国隔北极相对的地缘战略现实[18]。同心环区结构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图7)中表现最明显,突出了北极的中心地位。分瓣结构虽然应用少,但在变形幅度上更具区域表达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并列分瓣结构的古德投影世界地图(图8)能有效地选择性表达世界的完整洋块或完整陆块。花型分瓣结构的投影(图9)能在极地中心的全球视野下展现连续的海洋。

3全球地缘分析的重要视角:世界地图投影变形下的空间认知

投影作为世界地图的一基本要素,是塑造人对世界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空间认知研究既要考虑空间实体在实际空间存在的本体特征,又要考虑认知主体在感知、辨析、识别推理不同思维过程中的心理反应[13]。投影后地图发生变形在所难免。一般来说,地图所涉及的范围越大,投影后地图变形的幅度也就越大。地图变形指的是地图投影后投影图与原球面表面分布之间存在的误差。常见的变形有长度变形、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变形后的世界地图投影会在人脑中产生多种空间意象认知,这几种意象认知共同建构了投影后世界在人脑中的基本空间概念——世界意象地图,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全球地缘的认知分析。3.1结构认知地理分布结构—海陆分布—总是在空间中展现出各种变化[5]。地图投影造成的地图变形会在投影图的整体结构上对地球的海陆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们在观察世界地图投影时,首先是从整体上对投影的地理空间结构进行把握,不同的投影世界地图会在人脑中呈现出不同的地球海陆分布结构排列感。地图的几何学结构能夸大一种想象的影响,即便这种想象并未意欲进行刻意的扭曲[14]。所以,结构认知本质上指的是投影后地图的海陆分布问题,它是人们通过世界地图对地球表面空间的一种总体表达。世界历史是一部海权对抗陆权,陆权对抗海权的斗争史[15]。大陆环境与海洋环境下诞生的地缘存在结构性区别,导致它们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陆权与海权的冲突是两种权力结构性矛盾的表现。世界历史的重大事实表明,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争斗多次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16]。结构认知中所呈现的动态海陆分布有利于我们多角度认识海权与陆权的辩证关系和历史变迁。具体来说,常用于全球地缘分析的投影世界地图主要表现为对称结构、不对称结构、环区结构和分瓣结构(表2)。其中,对称结构指陆块(主要是大洲)隔着洋块所

图2麦金德式“力量的自然位置”分布图

Fig.2MackindersMapofTheNaturalSeatsofPower

图1地图投影和全球地缘分析间的关系模式

Fig.1RelationPatternBetweenMapProjectionandGlobalGeopoliticalAnalysis

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115

2014年第2期总第136期

人文地理

图3斯皮克曼式“米勒投影世界地图”

Fig.3SpykmansMillerCylindricalProjectionoftheWorld

图7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世界地图

Fig.7AzimuthallyEquidistantProjectionWorldMapCenteredontheNorthPole

图4以欧洲为中心的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

Fig.4Europe-centricMercatorProjectionoftheWorld

图8古德投影世界地图

Fig.8GoodeHomolosineProjectionoftheWorld

图5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世界地图

Fig.5EquivalentDifferenceLatitudeParallelPolyconicProjectionoftheWorld

图9以南极为中心的近似等面积分瓣投影世界地图图6斜轴摩尔威德投影世界地图Fig.6ObliqueAxisMollweideProjectionoftheWorld

Fig.9ApproximateEquivalentSplitProjectionWorldMapCenteredontheSouthPole

116

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何光强,宋秀琚: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分析: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

表2结构认知分类

文明中的中心地位(图4)。历史上,在海权时代,欧洲把它的统治扩张到全世界,地图上把它放在中心是完全正确地[4]。所以“墨卡托投影有时被认为是典型的欧洲人的投影”[3]。二战期间,随着美国战略地位的上升,以斯皮克曼

图2

Tab.2ClassificationofStructureCognitions

结构类型简图范例

为代表的许多美国地理学家开始将原来传统上墨卡托投影的经线(英国格林尼治经线0°)移至90°W,并采用以米勒投影(墨卡托投影的改进型)将美洲大陆展现在世界地图的中间(图3),其用意不言而喻。为了扭转澳大

对称结构

(主体边缘结构)

图3(包围对称结构)图4不对称5

利亚所在的大洋洲在传统世界地图中的偏隅角色,提升澳大利亚在世界权力格局中的地位,在1979年斯图亚特?麦克阿瑟(StuartMcArthur)出版了其以澳大利亚所在大洋洲为中心的“普遍纠正型世界地图”(图10),该图以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地方经线为经线,将传统的世界地图方位南北倒置,原来在传统墨卡托投影中被忽视的澳洲、非洲、南美洲被突出来,而欧美则分位于地图最底下的两端。第二,中心感的形成也与问题的相关性有关,意在强调某一地区的重要性。一个场所之所以是中心,仅仅因为个人或集团在易变化主观尺度的基础上觉得它是。把“中心的”看作“战略的”,就是地缘学的思考了[20]。著名

图6

环区结构

(内切环区结构)图7

的地缘学家麦金德(H.J.Mackinder)理解的世界图式选取的就是以欧亚大陆枢纽区(地带)为中心的墨卡托投影(图2)。该图有力地说明了世界岛上的枢纽区(地带)在世界权力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后来,美国绘图学家哈里森(RichardE.Harrison)和地理学家魏格特

(同心环区结构)图8(并列分瓣结构)分瓣结构(应用较少)

(HansW.Weigert)把麦金德地图转换为以枢纽区(地带)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后,两大新月地带呈半环状围绕着枢纽区(地带),进一步说明麦金德1904年的著名“枢纽”图是如何逼真地揭示了地带与其它大陆的关系的[21](图11)。另绕北极的集中状态。随着人们对北极地区认识探索的深入,在以资源和环境效益为主导的北极热的驱动下,更多的人开始选择以该投影来看世界,意在强调北极在全球地缘分布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

图9(花形分瓣结构)

3.2中心方位认知地图投影都需要选定一个中心,这在方位投影的制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基于此中心定位,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确定投影中这一中心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方位关系,也可确定整个世界地图的方位倾向。中心感本质上是投影后地图中各区块间的方位问题,这些现代地图的中心可以通过移动来强调确定的地理现实和视角[19],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有幸成为投影世界地图的中心。人们在选择和观察地图投影时中心感的形成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中心感与民族、国家和特定的文化有关,表现为世界地图中经线的确定。许多世界地图投影往往把特定的国家(或国家所在的大洲)、特定的文化区作为变形后世界地图的中心。虽然这种安排方便了处于投影后地图中心区国民在认识本国、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具置分布,但这种中心感也或多或少预示着某种潜在的民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墨卡托投影自16世纪中叶问世以来,欧洲长期都处在该投影世界地图的中心,并派生出了近东、中东、远东等方位称谓,无形中强调了欧洲在世界

图10普遍纠正型世界地图

Fig.10UniversalCorrectiveMapoftheWorld

117

2014年第2期总第136期

人文地理

投影中

心的“两环区理论”。geometry 转 grography根据与北极距离的远近,他将世界主要区域分为内环区和绕着北极。由于世界主要的力量中心都位于内环区,而且美苏两大集团在内环区存在战略均衡,所以内环区是世界的中枢,具有决定性作用[25],状态较为稳定。绕着北极,并且它们与北极存在不同的距离。与北极

图11以枢纽区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世界地图

距离上的远近表明了这些地区与北极在利益上的关联程度,进而有助于我们在图中根据这一距离感将这些地区进行环北极、近北极和远北极之分。虽然这种划分类似伍承祖的“两环区理论”的划分,但其层次性更为明显,更能反映当今多极化条件下北极事务中复杂的地缘格局。这对于我们分析全球视角下的北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Fig.11AzimuthallyEquidistantProjectionWorldMapCenteredonthePivotArea

3.3距离认知距离作为对地理空间的表达,突出的是不同地方之间的远近问题。著名的地理学家阿兰K?亨里克森(AlanK.Henrikson)曾在其论文《距离和外交政策:一种地理学的路径》(DistanceandForeignPolicy:APoliticalGeographyApproach)中系统总结了地理学中的三大距离模式:引力距离模式(GravitationalDistanceModel)、拓扑距离模式(TopologicalDistanceModel)和属性距离模式(AttributionalDistanceModel)。这些距离思维综合起来使国际所发生的主体性空间一定程度上变得可以塑造[23],这种距离的“变幻”在地图投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地图投影过程中产生的地图变形会使原来地球球面上的区块分布在距离上发生显著“变化”,而且不同的世界地图投影会使同样两个地方在人脑中呈现出不同的“距离”。这种距离认知既涉及投影中心与其他地方的距离,也涉及投影中任意两个地域单位间的距离。距离认知往往关系到不同地域单位间在利益上的关联性和地理上的威胁感。二战期间,因为军事战略分析和宣传应用的需要,方位等距和正射投影在当时对于想象全新的、球形的空间性最为有效[24],得到了迅速推广。从西半球的平面正射投影图(图12)和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图(图7)中可以看出轴心国的武力威胁离美国并不是那么遥远,一旦轴心国取道北极进犯美洲(即:德国取道冰岛、格陵兰;日本取道阿留申、斯加),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方位投影的应用提高了美国对于来自轴心国威胁的警惕,加快了美国的参战进程。在空权论代表德?谢维尔斯基采用的反映美苏对抗的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中(图13),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隔北极相对,而且他还在该投影图中圈出了苏联、美国各自的工业区和空中优势区,并且双方的空中优势区在一个以北极为中心的环北极区域实现了大面积重叠。在冷战时期,该图给人以美、苏两国隔得很近的感觉,双方各自都在对方远程轰炸机和导弹射程之内,再加上双方都是核大国,这些都加剧了美、苏两国间的威胁感。80年代,美籍华裔地理学家伍承祖根据两极格局条件下世界战略力量的分布,提出了以北极为

图12以西半球为中心的平面正射投影

Fig.12PlanarOrthographicProjectionCenteredontheWesternHemisphere

geometry 转 grography_tpmography_geography

图13空权视角下的北极中心等距方位投影图Fig.13AzimuthallyEquidistantWorldMapCenteredonthe

NorthPolefromthePerspectiveofAirPower

118

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何光强,宋秀琚: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分析: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

3.4面积认知球面在投影过程中图像轮廓的不同部分会出德所强调的世界岛枢纽区(地带)正好处在变形幅度较大的中高纬度地区,给观察者一种枢纽区(地带)被放大的感觉,其巨大的纵深空间与麦金德地带理论的提出不无联系。同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多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墨卡托投影夸大了欧美发达国家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地区(非洲、拉美、南亚、)间的面积关系,这种面积上的放大作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发达工业化国家在世界的地位,而忽视了广大位于中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人马歇尔?霍奇森(MarshallHodgson)称其为“种族歧视的投影”(JimCrowprojection)[26]。德国历史学家彼得斯曾对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进行了抨击,指责说:“被墨卡托投影歪曲了的地图,鼓励了工业国家的骄横态度,使我们难以以恰当的态度,和制图透视的角度,来对待非工业国家”[27]。作为一名深受主义影响的制图师,为了扭转传统世界地图投影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态度,彼得斯于1973年正式推出了具有等面积特征的彼得斯投影世界地图(图14)。该投影一直备受争议,被斥责为彼得斯个人的宣言。整个图像被拉向了两级,中低纬度被拉伸扩大。所以,该图所展现的发展中世界比传统地图要大。这一方面表明了“彼得斯本人摒弃了所有现存的世界地图作为‘白人统治世界的时代’宣言”,冲击了西方人传统的世界观念,宣扬

[28]

了自己的平等主义、反和反种族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该投影世界地图也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推动着人们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反思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旧秩序。冷战期间,由于苏联集团也主要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高纬度,在墨卡托投影和范德-格灵顿投影(图15)中都被夸大,所以这两种投影经常被用来显示苏联集团在欧亚大陆的优势地位和对西方阵营的威胁。在冷战行将结束时,随着苏联威胁的减弱和美苏缓和,原来用来突出苏联集团的两大投影逐渐被更加均衡的罗宾逊投影(图16)所取代。

图15范德—格灵顿投影世界地图

Fig.15VanDerGrintenProjectionoftheWorld

4关于世界地图投影在全球地缘分析中重要作用的深入思考

世界地图投影凭借投影后的地图变形在人脑中形成的以上四种空间意象认知,为全球地缘分析创造了多维的空间思维条件。对于制图者来说,投影的选择利用对于其全球观点的表达起到了一个宣传和论证作用;对于

图14彼得斯投影世界地图

图16罗宾逊投影世界地图

Fig.14PetersProjectionoftheWorld

Fig.16RobinsonProjectionoftheWorld

119

2014年第2期总第136期

人文地理

读图者来说,多样的投影有利于充实其对世界的主观意向认知,起到分析研究作用。具体来说,世界地图投影在全球地缘分析中主要发挥着以下四大作用。4.1世界地图投影丰富了全球地缘分析的世界观地理学中的世界观表现为人们对世界空间分布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怎样以一个易于理解的视角来看世界这一问题始终是地理学家所面临的一个根本的挑战。是以一个平

[29]

正好反映了冷战背景下这一多极化前景的世界。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朗,为了能更加真实展现这样一个多样的世界,科恩随即在自己后续的地缘学著作中更多地采用了变形幅度更小的罗宾逊投影世界地图(图16)。4.3世界地图投影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全球视角进行地区地缘研究全球地缘分析主要在于对全球地缘格局的判断分析,同时也包括采用全球视角对世界的某一地域单位进行地缘分析。在不同的世界地图投影中,同一个地域单位会呈现出不同的地缘方位和空间范围,这对于我们多视角研究某地的全球地缘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就拿美国来说,在传统的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中,美国所在的美洲一直是世界岛边缘之外的一个独立系统,由于东西两洋的隔绝,该投影展现的美国独特的地缘分布深刻地影响了以门罗主义为代表的美国孤立主义精神和美洲后院的理想。1923年美国制图学家古德推出了分瓣形的古德投影世界地图(图8),为了让陆块变形幅度减小,古德将主要的非制图区(洋块)加以断裂,整个美洲基本上被单独地划在了瓣形制图区内。二战期间,德国为了让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其地缘的吹鼓手豪斯霍费尔(K.Haushofer)推出了旨在反映所谓“半球影响”的“泛区(ThePanIdeasRegion)地图”(图17),直接把美国划在了由美国控制且以美洲为主体的所谓“泛美区”(PanAmerica),虽然该图采用墨卡托投影,但豪斯浩弗划出的“泛区”看起来微弱地有点像古德分瓣投影中的瓣叶[33]。随着以美洲为中心的米勒投影、以西半球为中心的正射投影和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在全球地缘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原来美国不仅是一个美洲国家,同时也兼具太平洋国家、北极国家和国家的三重身份。这一系列地图投影的变换,促使美国的地缘军事战略在二战前后从单纯孤立主义的“西半球防御”扩展到全面介入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三洋开泰”的地理优势更是直接助推了后来美国以海权为基础的多向度全球地缘战略的形成。

面的视角看世界,还是以一个球形的视角看世界?是一个海洋世界,还是一个陆地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还是一个统合的世界?是一个西方的世界,还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在地理世界观的认识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早在二战期间,美国人哈里森和魏格特就对地理世界观进行过探讨,肯定了一种类似“鸟的视域”的球形世界观,指出“世界观它不是静态的而是极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必须应用于地理视野以使人们想象的连续流动性成为必要,为了使人们认识这个世界,不仅从完全固定的一个地点来看(……),而且也得从一特定的时刻做出重要军事决定的力量中心所处的任何位置来看”[30]。虽然哈里森和魏格特所理解的世界观是服务于当时战争的需要,但是动态的、多样的世界观无疑有利于我们全面地来看这个世界。人们在认识投影后的世界地图形成的结构认知、中心方位认知、距离认知和面积认知分别对应着世界地图中各地理单位间的结构分布、方位分布、距离分布和面积分布。这四种对世界的空间意象认知都会影响到人们在世界观上的选择。不同的世界地图投影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世界的,所以不同的世界地图投影对应着不同的地理世界观。不同时期世界地图投影的变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世界观的动态性。

不同的地理世界观为进行全球地缘分析提供了不同的出发点,这些都会影响到全球地缘分析的结论。世界地图投影给人展现的世界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表3)。4.2世界地图投影有利于我们综合分析世界地缘格局地缘格局也可理解为地缘战略格局,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对国际事务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等主要战略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全局性的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其基本状态[31]。作为世界力量中心的空间配置,它是以国际格局为基础,以地理分布为外在表象[32],兼具静态和动态的特征。静态上表现为在全球海陆分布基础上的国际力量中心的地理分布;动态上表现为各国际力量中心间的力量变化和空间互动。如果力量与空间有关,那么空间通过力量间的互动而得以被塑造。制图学这一过程中可以被看成起着一个支配作用[3]。由于每一种世界地图投影对应相应的世界观,这使单一的世界地图投影很难充分展现世界地缘格局的动态变化。所以,多样地选择世界地图投影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全景地向人们展现世界地缘格局及其动态演进。如: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世界地图形象地展现了冷战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态势,随着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分离的趋势加强,科恩所采用的斜轴摩尔威德投影(图6)

图17豪斯霍弗尔的“泛区图”

Fig.17HaushofersPanIdeaRegionoftheWorld

120

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何光强,宋秀琚: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分析: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

表3主要世界地图投影的地理世界观分类及典型案例

Tab.3ClassificationofGeographicalWorldViewsinMainWorldMapProjectionsandTypicalExample

类型常见例证以英国(欧洲)为重心的世界观以某个国家(或其所在的大洲)、某类国家集团为重心的世界观以美国(美洲)为重心的世界观以澳大利亚(大洋洲)为重心的世界观以发展中国家为重心的世界观以中国为重心的世界观以某个陆块或整个陆地为重心的世界观以世界岛为重心的世界观以整个陆地为重心的世界观以太平洋为重心的世界观以某个大洋或整个海洋为重心的世界观以为重心的世界观以北冰洋为重心的世界观以整个海洋为重心的世界观对应投影以英国(欧洲)为重心的墨卡托投影以美国(美洲)为重心的米勒投影、以西半球为中心的平面正射投影普遍纠正型世界地图以发展中国家为重心的彼得斯投影以中国为重心的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以世界岛为重心的墨卡托投影、以枢纽区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保留陆块完整性的古德投影普遍纠正型世界地图以英国(欧洲)为重心的墨卡托投影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保留洋块完整性的古德投影、以南极为中心的近似等面积分瓣投影世界地图

4.4世界地图投影为我们研究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全球性问题在分布和影响上不仅具有全球性,而且具有差异性和动态性。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形象地展现全球性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我们研究该问题的重要窗口。多样的世界地图投影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反映相关全球性问题的地区分布差异和动态变化,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切入视角(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等)来研究地缘问题。尤其一些投影(等面积投影、罗宾逊投影、方位投影等)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一些全球性问题具有针对性。彼得斯投影推出后在国际社会刮起了一股不小的“彼得斯风”,联合国中的部分机构、宗教团体、国际发展和服务机构成为了该投影显著的主要用户[34]。由于这些机构主要服务于发展中国家,采用彼得斯投影世界地图有利于宣誓其机构的职能定位,科学评估机构在全球各地区的运作绩效。所以,对于研究相关宗教、、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彼得斯投影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环境问题上,污染和环境破坏不仅在专家工作中被通过制图所表现出来;而且它们也成为了主流制图学的一个议题[3]。例如,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严重困扰国际社会、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全球性问题。其消极影响已在世界多个地区显现,尤其其引发的两极极冰融化的潜在威胁已经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方位投影中的平面正射投影(图12)从一个远观半球的角度来审视北极。随着计算机地理信息制图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能模拟出多视角俯视北极的平面正射投影,这样能形象地展现出北极极冰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北极极冰融化的警惕。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则全景展现了这一背景下环绕北极复杂的全球地缘格局,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的主要陆块都围绕北极呈集中趋势,而且世界各国与北极距离各异,这在凸显北极全球环境意义的同时,也提醒着世界各国在研究和应对北极

问题上应该区别对待。这对于我们加强对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认识和构建权责明确、层次分明的北极全球治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5结论

地图投影是我们认识地球表面整体地理景观分布的一种探索工具,它为我们分析全球地缘环境提供了一重要视角。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握好投影过程中地图变形的空间认知意义。综上所述,我们至少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在进行全球地缘分析时,我们需要处理好“变”(各种人文社会因素)与“不变”(地理基础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地理规律)的关系。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虽然环境因素在当前国际关系中影响有所减弱,但同时,环境因素也被各种人为因素(科技、媒体、认知建构等)赋予了新的意义。地图投影正是以其变形的多样性,诠释了全球地缘环境的“变”与“不变”。其次,地图投影过程中产生的地图变形,单从客观学理理解上称为“变形”并无争议,但如果从主观认知的角度看,它还可理解为“扭曲”,毕竟隶属于制图学的地图投影学是一门工具科学。对于地图投影“扭曲”的认识,既是一个认知错觉问题,更关系到地图投影的选择。一个投影的适合问题取决于它所要描绘的信息的性质[19],每种投影法均是如此,对某样事物合适,却未必适于另一种[35],甚至任何单一地图投影都无法满足某些复杂动态的全球问题的分析。所以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进行全球地缘分析尤为重要,有时需综合多个地图投影的空间认知意象,以尽可能地减少“扭曲”给地缘分析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技术科学(文中体现为作为制图学一组成部分的地图投影学)在认知科学(文中体现为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文中表现为地缘学)的研究中具有许多潜在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投影不仅是一个与制图学、电

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121

2014年第2期总第136期

人文地理

影摄制艺术和心理学有关的概念—而且也与国际学有关。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世界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分析

[12]

[17]CharlesRedwayDryer。Mackinder′s′worldisland′anditsAmericansatellite[J]。TheGeographicalReview,1920,9(3):205-207。[18]PeterVujakovic。Whathappenedtothenewcartography?:Theworldmapanddevelopmentmis-education[J]。JournalofGeographyinHigherEducation,2002,26(3):369-380。[19]WDirkRaat。Innovativewaystolookatnewworldhistoricalgeography[J]。TheHistoryTeacher,2004,37(3):281-306,373。[20]MI格拉斯纳,HJ德伯里杰。系统地理学[M]。宋保平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1。[21]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思想[M]。李亦鸣等,译。北京:出版社,1992:110。[22]AlanKHenrikson。

ThePowerandPoliticsofMaps[G]//GeorgeJDemko,WilliamBWood。ReorderingtheWorld:GeopoliticalPerspectivesontheTwenty-FirstCentury(SecondEdition)。Oxford:WestviewPress,1999:94-116。[23]AlanKHenrikson。Distanceandforeignpolicy:Apoliticalgeographyapproach[J]。InternationalPoliticalScienceReview,2002,23(4):437-466。[24]DenisECosgrove。VeronicadellaDora。Mappingglobalwar:LosAngeles,thePacific,andCharlesOwensspictorialcartography[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5,95(2):373-390。[25]总参谋部军训部。国防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G]。

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7:317。[26]MarshallGSHodgson。RethinkingWorldHistory:EssaysonEurope,IslamandWorldHistor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5。[27]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396。[28]杰里米?哈伍德。改变世界的100幅地图[M]。孙吉虹,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175。[29]DonaldWMeinig。HeartlandandrimlandinEurasianhistory[J]。PoliticalResearchQuarterly,1956,9(3):553-569。[30]RichardEHarrison,HansWWeigert。WorldViewandStrategy[G]//HansWWeigert,VilhjalmurStefansson。CompassoftheWorld:ASymposiumonPoliticalGeography。NewYork:TheMacmillanCompany,1944:74-88。

[31]沈伟烈。关于地缘学研究内容的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1(7):57-61。[32]刘从德。地缘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7。[33]MarkMonmonier。HowtoLiewithMaps[M]。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1:107。[34]WardLKaiser,DenisWood。ArnoPeters——Theman,themap,themessage[J]。TheCartographicJournal,2003,40(1):53-54。[35]丹尼斯?伍德。地图的力量[M]。王志弘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1。

间的关系,但投影并非局限于全球规模的世界地图投影,还包扩针对更小范围(区域、国家等)的投影(如圆锥投影等),这些更小范围的投影对于我们研究中观层次的区域和微观层次的国别、边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地图投影也只是地图中三要素之一,本文尚未涉及比例尺、图示符号对于地缘分析的影响,其实它们也与地图投影一样具有分析的意义。在世界地缘环境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挖掘包括制图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地缘分析价值,创新交叉学科研究,拓宽国际关系研究的渠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际关系学研究和地缘战略规划与实践。参考文献

[1]杰弗里?马丁。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M]。成一农,王雪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2]张家立。地图投影:地图“大厦”的根基[J]。地图,2005(3):56-59。[3]JeremyBlack。MapsandPolitics[M]。London:ReaktionBooksLtd,1997:29,31,18,78。[4]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M]。刘愈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6,30。[5]HaroldSprout,MargaretSprout。Geographyandinternationalpoliticsinaneraofrevolutionarychange[J]。The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1960,4(1):145-161。[6]苏珊?汉森。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M]。肖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0。[7]孙达,蒲英霞。地图投影[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3-36。[8]JohnPSnyder。FlatteningtheEarth:TwoThousandYearsofMapProjections[M]。

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3:1。[9]LynnSLiben。Theroadtounderstandingmaps[J]。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2009,18(6):310-315。[10]马克S?蒙莫尼尔。地图变形及意义[M]。胡毓钜,胡孝沁,译。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6。[11]SarahEBattersby,DanielRMontello。Areaestimationofworldregionsandtheprojectionoftheglobal-salecognitivemap[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9,99(2):273-291。[12]ArthurJayKlinghoffer。ThePowerofProjections:HowMapsReflectGlobalPoliticsandHistory[M]。London:PraegerPublishers,2006:6,78。[13]艾廷华。

适宜空间认知结果表达的地图形式[J]。遥感学报,2008(2):347-354。[14]JBrianHarley。geometry 转 grographyMaps,knowledge,andpower[M]//CosgroveD,DanielsS,Eds。TheIconographyofLandscap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277-312。[15]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M]。林国基,周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16]陆俊元。地缘的本质与规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124。

122

HUMANGROGRAPHYVol.29Vol.29..No.2No.220142014//4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jisuanjixue/article-48353-1.html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热点图片
      拼命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