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倪雨晴广州报道
在1月9日(当地时间)开幕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8K”、“OLED”、“量子点”等术语成为电视厂商们不断提及的关键词。这意味着,在大尺寸、高清化的潮流下,彩电的显示技术不断更迭。
国内品牌方面,TCL、创维、海信等品牌的产品搭载了各式智能语音助手,让电视变得更加智能。这也是当前电视行业的热门趋势。
1月10日,资深家电观察家刘步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CES参展彩电企业展示主题大致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三星为首的智能战略阵营,这个阵营已基本实现单品智能化,下一步要向全产品智能化交互方向发展;另一阵营以LG为首,继续朝新显示技术方向持续推进。”
同时他也指出,阵营之间并非绝对隔离,智能化和新显示技术相互交叉。例如,三星既推系统智能化也推MicroLED电视;LG在柔性屏之外也展示了智能家电平台ThinkQ。
可以看出,电视巨头们正通过智能化、大屏化、清晰化来进行国际化拓展。从显示屏到智能屏,电视厂商们正在通过技术升级夺取客厅的物联网中心,而未来电视屏幕是否能吸引用户投入更多时间,还需要考验。
抢占屏幕话语权
从硬件设施来看,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是长久的竞争对手,CES展自然是双方角逐的主场。

LGDisplay(LG旗下显示器公司)首次公开展示65英寸UHD可卷曲电视,据了解,该产品是可以充分卷曲的大尺寸显示产品。在不观看画面显示的时候,这款新产品可以通过卷曲隐藏屏幕,提高空间利用率。此外,LGDisplay还展示了88英寸的8KOLED电视、77英寸Wallpaper、自发声OLED电视等产品。
同一阵营的创维在CES期间,展出了Wallpaper系列65W9、77W8等产品在内的创维OLED电视阵容;日系品牌中还在坚守的索尼也力挺OLED,前述自发声电视便是LGDisplay和索尼的合作之作。如今,支持OLED产品的电视厂家已达到13家之多。
与此同时,量子点派别正虎视眈眈。事实上,目前的量子点电视是在背光技术上做改进,因此严格而言,量子点电视在现有技术下仍是改良版的液晶电视。三星和TCL是量子点的主导玩家。展会上,TCL旗下X/C/P三大系列多款产品亮相,包括2018年新品X5、C6、P5,其中X系列是量子点的旗舰产品。
相比来看,OLED电视囿于成本和产能问题,在销量上逊色于量子点电视,仅占据约1%的市场份额。当然,在高端市场,OLED电视的销量大幅增长。
除了这两大显示技术,在今年的展会上三星首次推出146英寸MicroLED电视“TheWall”。群智咨询(Sigmaintell)资深分析师王健于1月10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相比于OLED和量子点技术,Micro-LED尤其在亮度、寿命和功耗等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是Micro-LED还是比较新的技术,还需要持续的投资进行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发,尤其是LED的微缩化和巨量转移技术,在高像素密度产品的实现上还比较困难。”
而海信继续坚持推进激光电视。从2014年的CES展开始,海信就瞄准了激光电视,今年展出了80英寸、88英寸、100英寸、150英寸系列产品。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在演讲中提到,激光电视市场已处于爆发的“临界点”。
各路技术正以不同的方式提升画质和体验,但是相同的认知是大屏已经成为潮流。从电视背后的面板技术到屏幕尺寸,厂商们纷纷抢占话语权。
相关数据显示,电视市场55英寸及以上尺寸产品已经成为消费主流,在中国,这一尺寸段销售额占比接近七成。IHSMarkit的数据显示,虽然当前彩电市场整体疲软,但75英寸以上的超大屏幕、超高清电视却快速增长。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dianqi/article-59728-1.html
既然是蛆只能是封装时候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