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视频监控系统的过程中,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存储空间的计算与前端、后端平台、视频传输带宽密切相关。如果不能解决存储问题,整个系统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但是,对于这个行业的新人来说,存储空间的计算仍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让我们跟随花花一探究竟吧。
什么是比特率?
比特率表示编码(压缩)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需要表达多少比特,即数据传输的每秒比特数,单位为bps。比特率越高,数据量越大,编码文件越大,图像质量越好。在计算机世界中,bit of bit rate 表示位宽,bps 表示每秒传输的位数。我们常说的kb、M、G、T都是按字节计算的。 1 kb 是 1024 字节,1 字节 = 8bit。
转换公式:
1B(字节)=8b(位);
1 KB = 1024 B;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1 TB = 1024GB。
什么是码流?
数据率(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所使用的数据流,也称为比特率,是视频编码中画质控制最重要的部分。在相同的分辨率下,解码方法是相同的。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越小,画质越高。
编码方式是什么?
所谓编码方式,是指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种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的文件的方法。目前监控视频流中最主要的编解码标准是H.264和H.265。 H.265是一种新的编码协议,是H.264的升级版。在同样的画质和码率下,H.265理论上比H.264占用的存储空间少50%。如果存储空间相同,则表示在相同码率下,H.265的画质会比H.264的画质更高,理论值为30%~40%
了解了上述相关参数的定义,客户在咨询需要使用多大容量的硬盘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存储空间=(码流*3600*24)/
(8*1024*1024)
计算结果单位为G/天
例如:720P,当码流值为2048Kb/S时,一天的存储容量为(2048*3600*24)/(8*1024*1024)≈21G.然后扩展 扩展一下,如果4路NVR接4个200W,码流设置为4096Kb/S,存储30天;如果采用H.264编码方式,需要的硬盘容量为41G*30*4 =4920G,至少需要5T硬盘;如果采用H.265编码方式,理论存储空间减少50%,3T硬盘即可满足要求。
最后附上几个常用码流值对应的存储容量(参考理论值)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dianqi/article-382343-1.html
然而后边那女的是几个意思
这个世界好不公平
苏-30
臭猴子